扎根审判一线,办理众多棘手案件,年平均结案数200件以上,无一错案、无一信访,调解结案率达70%——这是滨海新区法院(自由贸易试验区法院)北塘中关村科技园中心法庭庭长包津燕工作31年来交上的一份答卷。
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审理民事案件不是件容易事。在包津燕看来,做基层法律工作,实地走访是很必要的,所以,人们认识她不仅是在法庭上,更多地是在村落小院或田间地头。“如果我们对辖区社情民意不熟悉,就不能解决好群众的问题。只有用老百姓能接受的方式解纷释法,才能真正化解矛盾。”包津燕说。
2017年春天,包津燕积劳成疾住院治疗期间,接到了院里组建知识产权庭的通知。面对陌生的领域,包津燕毅然担起重担,出院的第二天便到新的岗位报到,着手准备各项工作。
2019年年底,某通讯公司机顶盒未经授权播放某传媒公司节目被起诉至法院。该案系全国首例涉及该机顶盒的网络电视业务纠纷。案件审理期间,涉案机顶盒的定性问题成了决定案件走向的关键。为此,包津燕和她的团队到相关部门多次走访调研,确定了涉案机顶盒没有此类传输资质,被告方的行为涉嫌侵权。
办案多年,包津燕始终认为,法槌落下并不代表工作全部完成,努力为民定分止争的工作方式在知识产权领域同样有借鉴意义。为此,包津燕耐心地向被告公司解释相关法律条文,以及有关部门规定,积极帮助对方树立知识产权意识、明晰权利义务。最终,“一纸判决”并未让双方就此决裂,反而促成了双方的进一步合作。
今年2月,原告中国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被告某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未经许可,擅自更换车辆发动机、变速箱等部件并出口,侵害原告享有的商标权为由,将被告诉至法院。审理前期,审判团队对于“拼装车”是否侵权有所争议,且国内尚未有先例性判决。包津燕当机立断,引入“外脑”。“发动机、变速箱是汽车的5大核心部件,所以与一般的维修不同,被告更换这些部件,从本质上改变了汽车的性能。从法律层面,也并不认定‘拼装车’这一概念。车辆销往海外,不仅有损企业信誉,更可能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高质量发展。”
基于这些,包津燕和同事认为,涉案车辆未经法定程序更换核心部件后,车辆是否合乎驾驶条件无法确定,但仍多处使用原告商标,容易使公众误认,破坏了商标的识别来源功能,侵害了消费者对品牌的信赖及合理期待。
根据被告在海关报关的相关材料,被告系出口涉案车辆的发货人,在没有其他证据下,应认定为销售者。故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
近年来,滨海新区法院所受理的知识产权案件有87%涉及信息网络传播,且当事人多在异地,诉讼成本较高。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包津燕积极推动,建立本市第一家“互联网在线庭审”诉讼平台,完善了滨海新区法院的互联网在线庭审规则,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近3年来,滨海新区法院受理的知识产权案件数量占全市此类案件总量的三分之一,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将滨海新区作为知识产权诉讼优选地。2017年至2020年,包津燕共审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210件,为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回顾这些年来审理过的案件,包津燕用《曹刿论战》中的这句话作为总结。“我不敢说每个案件都能令人满意,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每个案件审理过程中,我都投入了满腔热情、全心全意地为群众化解矛盾纠纷,为企业排忧解难。”
记者 邰北 通讯员 徐鹤文 摄影 张珀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