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娅丽
摘要:专利运营是專利制度支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的开展。从数据来看,我国专利运营效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专利信息服务通过前端提升专利质量,中间对接需求服务,后端尽职调查解决交易安全问题,在打通这最后一公里的路程上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关键词:专利运营;专利信息服务;专利信息对接;专利尽职调查
0引言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专利运用工作。2016年,国务院发布的《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中提出,建立国家科技成果信息系统,在不泄露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前提下,向社会公布科技成果和相关知识产权信息;产学研协同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企业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这对知识产权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对专利运营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为加强知识产权的运用和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多个省市出台政策鼓励知识产权运营工作,知识产权运营工作如火如荼的在开展,但运营成效并不突出。知识产权出版社i智库《2014年中国专利运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2009-2014六年间,中国运营专利数量占中国储备专利的比例均在1-2%之间。对于专利产出量较大的高校来说,i智库2014年发布的《京津冀211高校专利发展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7月,京津冀211高校公开的专利中,只有3.18%有过相关的运营活动;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些专利中有近四成已经失效(包括未授权),而失效的原因中未缴年费占到一半以上。
1专利运营和专利信息服务的内涵
关于专利运营,尚无权威的统一的定义。2013年4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实施专利导航试点工程的通知》及《关于组织申报国家专利运营试点企业的通知》都提及了专利运营,但并未对专利运营的内涵和外延予以界定。2014年4月22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企业专利运营指南》,该《企业专利运营指南》将专利运营界定为“通过对专利或专利申请进行管理,促进专利技术的应用和转化,实现专利技术价值或者效能的活动。”
专利运营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专利运营是知识产权的运用和经营的统称,知识产权的运用可以实现知识产权的制度价值,而知识产权的经营可以实现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包括商用价值(中国知识产权高峰趋势论坛,2016年)。狭义的专利运营指以专利本身为标的的经营活动,包括以经营为目的的专利培育、专利转让、许可及质押融资等,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专利权经济价值。本文中的分析限定在狭义的专利运营。
专利信息服务是由专业技术、信息情报、信息化技术、法律、政治及经济等软硬件综合能力支撑的服务,是利用专利信息开展的所有服务的总称。专利信息服务包括数据收集、加工、文献翻译、数据库建设、软件开发、系统集成服务,专利信息检索、分析和评估服务,专利代理和法律、政策服务,专利诉讼、尽职调查、专利质押贷款和其他投融资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服务。
2专利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2.1专利质量低下,专利运营如无源之水
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我国的专利申请量不断突飞猛进,我国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已经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但其中出现了为追求数量而滥竽充数的专利,专利质量更是差距巨大,有企业投入大量研发申请的高品质专利,也有为了拿到国家专利申请奖励而提交的垃圾专利。
面对专利质量良莠不齐的现状,专利运营工作难以开展。在每一个重大的产业技术价值的背后,都有重要的科学发现作为基础。同样,科学发现是重大核心专利的基础,重大核心专利是取得重大运营成果的基础。不谈专利质量,专利很难在市场上实现其经济价值。
2.2专利运营的供需双方难以有效对接
专利供需不对称是影响制约专利运营的根本问题。专利不能有效运用,其重要原因在于存在严重的供给与需求矛盾。一是供需双方均无法获取明确信息。专利持有者对科技成果的市场需求不甚了解,无法快速定位需求企业。专利需求方因信息不通畅,虽然手持资金却似大海捞针,难以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专利项目,或是面对众多专利信息,需求方难以选择定夺。二是专利供需不匹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专利权人长期以来与企业联系较少,造成专利成果与企业需求脱节,专利运营的供需双方难以达成合作,最终导致技术需求不足与技术供给过剩并存。
2.3专利运营面临多重交易风险
专利属性决定了其运营潜在高风险:其一是专利申请授权阶段的属性,Laniouw和Schankerman(2001)指出,专利的权利要求数量与其发生侵权诉讼率成正比;其二是专利授权后的价值属性,专利维持年限越高,其“向前引用”次数则越多,且更易陷入侵权纠纷。同时,专利运营市场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市场信息不充分、不完整,知识产权价值决定的单面性,交易过程、合同条款和定价等缺乏标准,时间和交易成本混乱,双边许可体系存在缺陷等。
专利运营中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诉讼、无效等因素导致的风险、与技术有关的风险和与企业经营状况有关的风险以及金融风险。金融风险是指在债务人不能按约定清偿到期债务的情况下,债权人不能通过处分所质押的专利权而受偿,如专利权被宣告无效、专利权难以变现(专利技术难以在市场上得到应用;隐含在专利技术背后的商业秘密对专利权的制约)、专利权的价值贬值(新技术和替代技术对专利价值的影响)。
3专利信息服务促进专利运营的路径选择
专利运营是专利制度运行的最后一公里,其对于实现专利本身的经济价值以及专利制度的价值目标“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也是实现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任务的内在要求。专利信息服务通过前端提升专利质量,中间对接需求服务,后端尽职调查解决交易安全问题,在打通这最后一公里的路程上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3.1提升专利质量,提供信息资源保障endprint
专利信息服务是提升专利质量的基石。在专利创造过程中,专利管理制度建设、专利检索咨询及项目执行过程中专利技术动态跟踪,是研发的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专业性极强的技术性服务工作。专利信息服务对提升专利质量的作用机制体现在:在技术创新中提供技术状况和引导启示作用。发明主体对专利文献进行阅读、分析、归类、标注,形成相应的专利分析报表,对此领域技术进行全面了解。其次对相关文献进一步细化与归类,对技术发展水平、发展趋势、竞争对手研究方向、技术市场需求进行深入了解,并以此为依据结合自身的科研实力与技术特征做出科研方案设计;在专利申请时提供对比文件和界定专利申请文件中的现有技术与创新部分。
在专利运营信息基础上,专利信息服务提供支撑专利运营的信息资源保障,并对其进行管理、分析和运用。专利运营相关信息包括:专利创造涉及的原始文档及过程记录;专利检索分析、评估与预测研究等报告;有关专利复审、无效、诉讼等法律文件;与专利有关的公文、图书、情报等资料;与专利相关的经营信息和收购、并购信息;专利运营相关的协议、合同等;专利文献,包括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专利全文及其法律状态和专利申请案卷等;专利工作档案,包括相关考核、奖励、惩处等历史文档;所属行业主要竞争对手的最新专利动态,以及业界的专利诉讼、专利许可、专利联盟、专利池等的最新进展;所属行业的专利运营状况,专利交易市场(平台)及其活跃程度等;专利运营相关的其他专利数据、文献、法规、政策等信息。
3.2有效粘合专利供需双方
专利信息服务通过专利储备、托管、专利分析、价值评估、专利展示、培育及专利产业化等服务,可以推进专利供需的有效对接。一方面,根据企业发展的技术障碍、技术缺陷,分析相关专利申请信息,寻找掌握相关技术的专利权人,促进专利交易。另一方面,研究企业发展中的技术需求,掌握技术可能的发展趋势,反馈回专利的生产者,提高专利产出的针对性。最后,对已有专利资产进行梳理和甄别,对专利拥有者的专利资产进行组合管理,组建专利池或培育专利组合,确定专利资产价值,推荐给潜在需求企业,最终盘活专利资产。
3.3通過尽职调查进行风险防范
专利尽职调查就是对专利资产状况所进行的确认与证实活动。专利运营过程中应进行尽职调查、分析、评估,选择恰当的运营方式和措施,避免有损企业产品、技术和专利战略的运营行为。基于专利信息服务的风险防范措施包括:
(一)通过专利检索摸底专利的总体状况,包括专利储备数量、专利组合、专利布局、与专利相关的标准、参与的专利联盟或专利池等。
(二)通过法律状态检索确定目标专利的权利人是否为交易对象,目标专利当前的缴费状态是否有效,专利权属是否明确无争议,专利是否涉及诉讼,专利权的行使是否受限,以及法律保护期限。
(三)通过检索目标专利的同族判断该专利的布局地域范围,这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相关产品的市场范围。
(四)通过现有技术检索和专利授权条件分析判断目标专利的稳定性,缺乏稳定性的专利是不值得投资的。
(五)通过检索和分析现有技术判断该专利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整个技术生命周期的阶段,进一步分析其是否是某种技术或者产品的核心专利,是否是标准必要专利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