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勋
【摘要】 对专利预警的定义及专利预警的警源、警兆、警情和警度这四个基本要素进行了阐述,从危机预警和风险管理的角度分析了专利预警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专利预警的目标和作用。
【关键词】 专利预警;预警体系;预警指标
一、专利预警的概念
专利预警在实质上是一种危机预警。企业专利预警是指企业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判断与本企业主要产品和技术相关的技术领域的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信息、国内外市场信息和其他信息,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专利侵权争端和可能产生的危害程度等情况向企业决策层发出警报。专利预警是以专利情报分析为基础,系统地对关键性的专利指标及其他指标所蕴含的信息进行评价,判断企业可能或者将要面临的由专利诱发的危机,所实施的实时监控和预测报警。专利预警按层次和范围可划分为:国家专利预警、行业专利预警和企业专利预警,但其本质和思路是相同的。
二、专利预警的基本要素分析
1.警源。警源是指导致风险发生的根源性因素,企业需要将专利风险中的某些关键性因素控制在一定的范围,这些因素如果发生异常将影响企业的经营,甚至使企业陷入危机。专利预警的警源除包括专利因素外,还应包括市场因素、法律因素、人力资源因素等。
2.警兆。警兆是指专利风险发生前的征兆信息或风险因素的异动。任何专利风险的出现都会有预兆,通过对所收集整理的专利信息进行分析,对专利预警指标值的监控对比,判断企业是处于正常状态或危机状态。
3.警情。警情是指专利预警的警源中各种因素的不良变化,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所产生的对企业的负面影响或威胁。警源是辨析警兆发生的依据,警情则是警兆出现后企业受风险因素影响而发生的变化。由于警情在爆发之前必然有警兆,分析警兆及其报警区间便可预报警情。
4.警度。预警系统会根据实际警度值与警度临界值的差距,判断是否发出预警信号以及发出哪一个等级的预警信号。警度临界值设置的准确性是保证专利预警准确有效的关键,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预警的实际需要进行适度调整,保持与企业战略目标和专利战略目标的一致,避免出现预警失误或失效。
三、专利预警的基本原理
根据佘廉教授的企业预警预控管理理论,企业的危机预警管理的活动内容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预警分析,即对企业内的各种逆境现象的监测、识别、诊断、评价,并由此做出警告的管理活动;二是预控对策,根据预警分析的活动结果,对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大逆境现象的早期征兆进行早期控制与矫正的管理活动。专利预警主要是针对专利的产生、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风险而建立。
专利预警可划分为两个阶段进行,专利预警监控、分析和专利风险预控、处理。在确定专利风险警源后,选取关键性的指标运用相关分析方法建立专利预警指标体系,实时监控和分析各指标的变动情况。根据警度的级别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降低风险对企业的损害。在企业摆脱风险危机后,预警系统继续实施预警监控,专利预警监控与分析是专利预警的基础,专利信息的收集、整理对专利预警机制的建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专利预警的目标和作用
1.识别陷阱,规避风险。建立专利预警机制,通过全面而严密的专利信息检索与分析,可规避在先技术、防范侵权风险、抢占市场份额、节约研发时间和经费,识别和预控专利运作风险。我国企业通过专利的申请和布局建立起完善的专利防御体系,实现制造优势向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转变。
2.警示风险,快速应对危机。建立专利预警机制,实时跟踪相关专利情况和相关的政策、法规等关键信息,利用企业的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动态发布警情监测报告。
3.完善制度,规范市场。建立专利预警机制,增强企业的专利风险管理意识并建立有效运行机制,提高企业专利纠纷的应对能力,完善企业与政府的沟通协调机制,最终保护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害。政府通过监测和预报重点领域、重要行业或者重大研究课题的专利状况、发展趋势和竞争态势,进一步推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和投资环境的完善,维护国家信誉、经济安全和市场经济秩序。
4.促进自主创新,增强竞争力。专利纠纷的最根本原因还是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匮乏。建立起完善的专利预警机制,在开发某项技术或产品时先检索、分析在先专利,寻找技术空白和技术发展趋势,主动避开并超越在先专利,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或者技术,促进技术创新,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黄幼陵,代晶.企业专利预警警度评价的探讨.工作研究.2005(5)
[2]赖院根,朱东华.专利预警警情的理论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