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
摘 要:专利联盟是专利协同运用的重要方面,加快发展专利联盟,能够促进专利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支撑创新型国家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本文对于如何发展专利联盟的问题,提出了其主要措施在于优化专利奖励政策导向、加强专利宣传和培训、推进专利人才建设、提升执法能力、制定支持政策、提升专利展示交易中心能力、加强协调指导等方面。
关键词:专利联盟 专利 发展
中图分类号:G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8(b)-0212-02
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市场环境日趋成熟,企业创新发展带来良好机遇。同时,来自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来自市场的风险也与日俱增,专利作为竞争工具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尤其是对于技术创新型企业来说,没有一定数量的高质量专利作后盾,等于是被扼住了发展的“咽喉”。专利联盟正在成为企业参与竞争、抵御风险、占据更多市场份额的新途径。
1 专利联盟的概念和意义
专利联盟,也称知识产权联盟,是以专利为纽带、以专利协同运用为基础的发展联盟,是由两个以上利益高度关联的市场主体,为维护整体利益、为创新创业提供专业化知识产权服务而自愿结盟形成的联合体,是基于知识产权资源整合与战略运用的新型产业协同发展组织。
专利联盟的出现,标志着专利竞争领域的一个重要转变,即从单个专利为特征的战术竞争转向以专利组合为特征的战略竞争。从竞争的性质来看,专利联盟既可以是进攻性的,也可以是防御性的。专利联盟作为一种企业组织形式,通过一定的专利组合或者搭配,可以在很短时期内改变产业的竞争态势,为企业带来多重价值。专利联盟正在成为企业参与竞争、抵御风险、占据更多市场份额的新途径。
2 专利联盟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专利联盟的发展现状
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中提出要组建一批产业知识产权联盟。2015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台《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设指南》,对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的主要任务、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的组建、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的运行及管理措施等方面,对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相关工作作出规范。其中提出,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的工作原则是以企业为主体,坚持市场导向,加强资源整合,凝聚创新力量,丰富服务内容,提升发展水平。
近年来,音视频产业专利联盟、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专利联盟、物联网产业专利联盟、电梯产业专利联盟等专利联盟相继成立。截止2017年2月,在国家知识产权局通过审核备案在册的知识产权联盟共84家。这些专利联盟集聚了大量的创新资源和专利。专利联盟内企业,虽然规模大小不一,水平参差不齐,但通过专利联盟的方式,可以分享更多的专利,以实现企业和产业做大做强的梦想。专利联盟对于促进专利运用、推动产业升级的作用已日益凸显。
2015年,安徽省首个专利联盟—安徽电线电缆产业专利联盟在芜湖市成立。该联盟由国家特种电线电缆质量检测中心、安徽省特种电线电缆标准技术委员会、无为县电线电缆协会、无为特种电线电缆产业技术研究院及12家企业发起。2016年,安徽省机器人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经省知识产权局同意成立。该联盟由芜湖哈特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芜湖安普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芜湖赛宝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工程大学、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等12家单位共同组建。
2.2 专利联盟设立条件
(1)所在产业领域为知识产权密集型或依赖型产业,具备组建并开展专利联盟工作的产业条件。
(2)各联盟发起成员单位具备共同利益诉求,在所在产业领域具备专利积累;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具备良好商业信誉和诚信精神。
(3)具有联盟章程或合作协议,具备联盟设立所必须的资源和投入。
(4)按照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设立不同组织形态的专利联盟,应相应具备或满足的条件。
2.3 蚌埠市发展专利联盟存在的问题
(1)产业专利积累不足。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我市重点产业在专利创造、运用方面的积累不足,尚未形成专利集聚或互补优势,组建专利联盟的需求和意识不强。
(2)企业专利意识不强。企业是建立专利联盟的主体,尽管我们在企业专利保护和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大部分企业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基本的专利管理制度,没有专门的专利管理部门和专职人员,专利管理人员多是由其它部门人员兼任。企业专利保护意识不强,创新的过程中专利保护措施不到位,出现纠纷后维权困难。
(3)政府缺少引导和支持政策。专利联盟是一項新生事物,需要政府出台支撑政策,引导专利联盟建设与发展。支持专利联盟开展关键领域专利运营,构筑和运营专利池,共同防御专利风险;支撑联盟企业创新发展,开展专利导航服务,促进专利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3 发展专利联盟的措施和建议
3.1 优化专利奖励政策导向,提升专利质量
优化有利于提升专利质量的政策导向,对我市重点产业核心发明创造给予政策倾斜,鼓励优秀专利参评国家专利奖和安徽省专利奖,引导企业开展产业核心技术专利布局。加大重点产业的专利申请工作力度,会同专利代理机构挖掘企业专利资源,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完善专利考核评价体系和专利统计体系,加大工作考核力度。建立专利申请质量监管机制,把好专利申请质量关。
3.2 加强专利宣传和培训,提升企业意识
加大宣传力度,办好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周和中国专利周地区活动等重大活动。深入企业、学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专利宣讲。协调主要新闻媒体加强专利宣传报道。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大力宣传专利工作。积极营造以“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氛围。endprint
3.3 推进专利人才建设,培养实用人才
推进企业专利联络员工作。实施专利联络员培训计划,对我市企业专利联络员每年轮训1次。完善专利联络员的选聘、培训和管理制度。鼓励企业专利联络员和科技人员参加专利工程技术职称评审,为企业集聚和培养专利专业人才。
3.4 提升执法能力,加强专利保护
强化重点领域专利保护,针对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深入开展专项执法行动,重点做好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的案件查办。发挥“12330”维权援助电话的作用,建立高效便捷的专利纠纷处理机制,及时处理专利纠纷。做好专利执法人员培训,提高执法人员业务能力。
3.5 制定支持政策,促进专利联盟发展
研究制定专利联盟支持政策,将其纳入《蚌埠市促进自主创新政策》中,给予联盟必要的人员配置、办公场所和工作经费等支持。由财政出资建立专利联盟基金,支持重点产业、重点企业专利联盟培育和发展。
3.6 提升专利展示交易中心能力,服务专利联盟建设
开展国家专利技术蚌埠展示交易中心能力建设,支持中心作为专利联盟成员单位。支持中心利用中外专利数据库资源,开发重点产业专利数据库,对口帮扶重点企业建立专利信息利用制度。
3.7 加强协调指导,培育专利联盟
选择1~2项重点产业,5~10家重点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等资源要素,开展专利联盟培育。将发展专利联盟与企业知识产权贯标、专利导航结合,全面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和运用能力。创新知识产权贯标、专利导航工作机制,加强工作领导,积极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争取国家知识产权局对专利联盟工作的指导,鼓励条件成熟的联盟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纳入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管理库,获得相关的指导、服务和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 李玉剑,宣国良.专利联盟:战略联盟研究的新领域[J].中国工业经济,2004(2):45-54.
[2] 石颖,吴国权.广东省专利联盟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广东科技,2016(2):41-44.
[3] 方龙,何东,张强.成都市知识产权联盟发展路徑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3(9):76-79.endprint